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近日,一支由50余名新加坡大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走进杭州天子岭,开启了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在天子岭环境教育基地,新加坡师生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直观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态变迁——从1991年投用的垃圾填埋场,到2011年建成全国首座垃圾堆体上的生态公园,再到即将以崭新面貌亮相的“北秀景观带”。一位同学看后感叹:“这块土地变化速度令人惊讶,很难想象过去30年这里变化了这么多模样。”
在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的沙盘展区,垃圾从分类收运到终端处置的全流程清晰呈现。前端“桶车对应”的精准收运,末端实现垃圾焚烧发电、炉渣制砖、沼气提纯等资源化利用,展现了杭州系统化、全链条的垃圾处理模式,令大家印象深刻。
随后的环保课堂环节,双方围绕“杭州垃圾处理模式”“循环经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杭州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加坡学生对可持续经济的认识让人印象深刻,交流中提出的多元视角,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这是一次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宝贵经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