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经济出新招 双向双创有实效

2024-05-31 16:21 来源:电科杭州校友会 阅读量:5w

电科杭州校友会

    校友资源是联通大学、企业和城市的重要桥梁,是城市和大学共有的战略资源与宝贵财富。随着校友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这股举足轻重的“发展力量”,杭州、成都、武汉等多个城市逐渐兴起“新时代校友经济”,为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创业孵化、产业转型等方面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肩负振兴民族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使命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才辈出,为社会培养了二十多万优秀的毕业生,广大校友已成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

    7年前,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校友会响应母校探索校友经济助力地方的号召,在杭州余杭梦想小镇这片创业沃土上成立了人才科创孵化平台——电科E创众创空间。7年后的今天,电科E创荣膺省级优秀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梦想小镇优秀孵化器等荣誉,成为区域人才科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图片4_副本.png

    (电科E创众创空间)

     

    在人才科创共同富裕方面,电科E创积极推动校地双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四院(园)”的校地合作,在衢投资并孵化了信安数运等行业领军企业,引进并培育了电科瑞达等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同时依托研究院在人才、科研方面的优势,通过人才和项目的双向流动反哺空间,引进并培育了网元测控等高科技创业项目,为电科E创再创新绩贡献力量,在这3年的探索中,也逐步形成了“五个一体化”的双向双创工作思路,并在五个方面分别形成了切实的效果。

    图片5.png

     

    (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四院”规划图)

     

    一、平台一体化共建

    构建“校友会+研究院”的孵化平台融合共建新模式。电科E创秉承“人才引领,科研攻关,产业赋能”的原则,将孵化平台和孵化服务覆盖到衢州,设立电科E创众创空间衢州分中心,推动校友会产业人才和研究院科研人才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帮助衢州建设国家级的孵化平台,让研究院的科研人才通过衢州分中心的与产业深度结合,更好地为衢州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推动研究院的科研人才深度赋能电科E创的入孵企业,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和科技攻关,助力企业在梦想小镇快速发展。

    图片6_副本.png

     

    (电科E创众创空间衢州分中心)

     

    二、资源一体化共享

    开拓“立足杭衢,辐射长三角”的人才科创资源共享新思路。电科E充分发挥余杭梦想小镇孵化器的先发优势,为长三角的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服务,同时也统筹长三角的人才和科创资源,反哺电科E创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招引了虹芯微电子等一批校友企业落地衢州;另一方面又吸引纵横无人机等校友企业入驻电科E创。

    三、人才一体化互通

    实施“一个团队,两地服务”的人才服务双向互通新举措。电科E充分发挥余杭区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作用以及自身多年积累的人才和产业资源通过与衢州分中心的服务联动,形成杭衢人才政策同城化服务机制,对接杭衢两地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帮助双向人才对接落实人才落户、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人才政策,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让人才安心创新创业

    四、项目一体化共育

    出台“衢州+余杭”的两地平台互通共育新政策。电科E创秉承“两地平台一个政策、一个项目两地入孵、两地政策统一兑现”的原则,编制《校友创新创业办公空间扶持政策》,政策以电科E创以及衢州分中心为空间载体,共同为在电子科技大学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泛成电系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提供为期12年的免费办公空间,目前已向电科云象、网元测控等企业提供衢州、余杭两地的办公空间,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五、活动一体化互动

    形成“以校友为本,依托各地区,链接全行业”的创业活动全面互动新机制。电科E创充分发挥全球各地区、电子信息全行业的校友资源,分别在余杭、衢州开展全球性、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和行业论坛,推动企业走进杭衢,认识杭衢,留在杭衢。一方面,电科E创在余杭主办的长三角校友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和“无线创新 杭向未来”电子信息行业交流会上等重大活动中,均邀请到了衢州的企业和政府代表参加交流;另一方面,电科E创也引导人才和企业积极参加衢州主办的电子科技大学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和浙江省无线电技术交流会等重大活动,在人才一体化的基础上,增强资源相互交融,形成有来有往,互动共赢的新机制

    图片7.png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国升在长三角校友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图片8.png

     

    “无线创新 杭向未来”电子信息行业交流会)

     

    作为在杭衢两地积极探索人才科创共同富裕之路的孵化平台,电科E创众创空间通过“五个一体化”的方式,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流动、从被动竞争转向主动合作,真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双向双创”新路径,立足人才科创为杭衢两地山海协作提供了新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