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违法也要被拍照了?

2020-12-11 10:23 来源: 区交警大队

区交警大队


    智能管控

    让交通更加有序

     为解决电动自行车违法“取证难”问题,下城交警试点推出电动自行车智能管控系统,发挥数据治理优势,通过电动自行车电子标识及路口“物联网+视频”感知系统建设应用,可以有效识别、抓拍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骑快车道、停车越线、不戴头盔、违法载人、非法加装雨棚7类违法行为,并进行车辆身份落地。

    溯源分析,研判落地

    让违法无所遁形

     外卖配送员谢某就因多次违法被下城交警逮了个正着。

     通过智能管控系统显示,车号为杭2734xxx号电动车有高达101次违法行为,车主为宋某。那么宋某到底是不是该车的驾驶员呢?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系统,下城交警找到了宋某。宋某到案后,否认自己是该车的驾驶员。后经查,宋某现驾驶电动自行车为杭州2696xxx。结合宋某的笔录,依托智能管控系统,采集该车车辆轨迹,下城交警重点分析了该违法行为人的信息,最终锁定目标,并将嫌疑人谢某抓获。

     谢某到案后,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惭愧,但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骑电动车的违法行为怎么也会被记录下来。针对谢某的违法行为,下城交警对其进行了惩处和宣教。

     “之前以为电动车不像机动车有电子警察抓拍,认为交警不可能24小时守在路口,违法时总是存在侥幸心理。现在我知道了,千万别想逃过交警的火眼金睛,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你。”谢某说到。

    无处不在,震慑有力

    让事故降下来

     目前,下城区在7个路口安装了感知设备进行违法行为的抓拍。截止11⽉30⽇,该设备已抓拍违法75100余起,有效率76.2%。

     通过对平台TOP20违法车主进行追处落地,下城交警的行动取得了极大的震慑效果,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形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管压力,促使电动自行车事故降下来。

     下城交警提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唯有安全,才能行远。

(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仅做公益分享,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热评话题